Redis Desktop Manager
Redis Desktop Manager

Redis Desktop Manager

平台:

Redis Desktop Manager(简称 RDM)是一款开源的 Redis 图形化客户端工具,旨在为开发者、数据库管理员以及运维人员提供直观、高效的 Redis 数据管理界面。它支持跨平台运行,可在 Windows、macOS 和 Linux 系统中使用,为用户在处理 Redis 数据时带来更为便捷的操作体验。

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型数据库,被广泛应用于缓存、消息队列、实时数据处理等场景。但由于其原生交互方式主要依赖命令行操作,对于不熟悉 Redis 命令或希望提高工作效率的用户来说,纯命令行模式往往学习成本较高,效率也受限。RDM 的出现,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让用户可以像使用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那样,通过可视化界面来进行 Redis 的管理与操作。

RDM 最早由 Igor Malinovskiy 开发,其初衷是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更轻松、更直观的 Redis 管理方式。该工具采用 C++ 和 Qt 开发框架构建,具有响应速度快、界面清晰、功能全面等特点。尽管其最初为个人项目,但由于实用性强、开源共享,迅速在 Redis 社区中获得关注与广泛使用。

与传统的命令行操作相比,Redis Desktop Manager 提供了诸如键值数据的结构化浏览、键值对的快速搜索与过滤、数据的增删改操作、TTL 值查看与设置、数据库切换、远程服务器连接、SSH 隧道连接等功能,极大地降低了 Redis 管理的技术门槛。同时,它也支持多连接管理,使用户可以同时连接和操作多个 Redis 实例,尤其适用于需要同时维护多个项目或生产环境的工程师。

在使用场景上,RDM 非常适合以下类型的用户:

  • 前端或全栈开发者:在开发过程中快速查看缓存内容,调试接口返回的数据结构;
  • 后端开发人员:对 Redis 中的数据结构进行验证与修改,加快开发与调试效率;
  • 测试人员:用于验证缓存策略、数据一致性测试等;
  • 运维人员:监控 Redis 的运行状态,快速定位和处理缓存数据异常;
  • 初学者:借助图形化界面理解 Redis 数据结构与基本操作逻辑。

Redis Desktop Manager 尽管以“桌面工具”为定位,但也具有一定的“半自动化”能力。例如,用户可以通过它内置的命令窗口执行 Redis 指令,也可以结合搜索、过滤等功能实现快速排查问题,是一个兼具可视化与手动控制的灵活工具。

此外,Redis Desktop Manager 的界面采用多标签页设计,便于用户同时打开多个数据库实例,查看不同数据库下的数据内容,无需频繁切换窗口。这种设计大大提升了使用体验,特别是在面对复杂业务场景或调试多个环境时尤为高效。

虽然市面上也有其他 Redis 图形化客户端,如 Medis、Another Redis Desktop Manager(ARDM)等,但 RDM 由于发展较早、功能完善,仍然是很多开发人员的首选工具。在实际项目中,借助 RDM,可以节省大量查看与修改缓存数据的时间,提高开发效率和运维质量。

主要功能

图形化界面管理

最直观的特点便是图形化操作界面。RDM 使用类似数据库管理工具的结构,将 Redis 的键值对以树形结构展示在左侧的导航栏中。每个数据库、每种数据类型(如 string、list、set、zset、hash)都被清晰地分类,用户只需点击相应节点,即可查看详细内容。

比如在开发一个电商网站的购物车功能时,后端往往会将购物车内容以哈希结构存储在 Redis 中。通过 RDM,开发人员可以清晰地展开该 key,看到所有字段(商品ID、数量、价格等)及其值,方便排查或调试问题。这比传统命令行下使用 HGETALL 指令读取数据的效率和直观性都高出不少。

多连接支持

RDM 支持同时连接多个 Redis 实例。这对涉及多个环境(如开发、测试、预发布、生产)的项目开发非常重要。用户可以为每个环境配置独立连接,并命名标记,快速在不同连接间切换,避免误操作。

此外,连接配置支持设置连接密码、数据库索引、SSH 隧道等参数。对于一些需要跨公网访问 Redis 的场景,使用 RDM 配置 SSH 隧道可以安全地连接远程数据库,无需暴露 Redis 实例到公网,提升安全性。

数据浏览与编辑

数据查看功能是 RDM 的核心之一。它不仅能展示键值对数据,还支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编辑。例如:

  • 对字符串(string)类型,可以直接查看和修改值;
  • 对列表(list)类型,可逐条查看条目,支持添加或删除;
  • 对集合(set)类型,支持项的增删;
  • 对有序集合(zset)类型,支持查看权重及排序;
  • 对哈希(hash)类型,支持按字段编辑键值。

这对于实时调整缓存策略或人工修复错误数据非常有帮助,省去了构造复杂命令的步骤。

键搜索与过滤功能

RDM 支持模糊匹配和通配符搜索 key 名称。比如开发者只记得某个 key 前缀是 user_session:,可以直接输入 user_session:* 查找相关内容。搜索过程快速、支持分页,适用于 Redis 中存在大量键值对的情况。

同时还可以按照 key 类型或 TTL 进行过滤,这对数据分析和清理工作尤为关键。比如找出所有将要过期的缓存项,判断是否需要续期或刷新缓存策略。

命令行终端

虽然是图形化工具,但 RDM 并没有完全屏蔽命令行操作。它内置了命令行终端,用户可以在图形界面下直接输入 Redis 原生命令,如 KEYS *FLUSHDB 等,结合图形化界面使用,可以在快速操作与灵活控制之间自由切换。

这种“命令 + 图形”的双重操作方式,满足了不同水平用户的需求,也避免了某些图形界面可能存在的功能局限。

数据导入与导出

RDM 支持将数据导出为 JSON 或 CSV 格式,便于备份或在其他系统中分析使用。同时也支持将外部数据导入 Redis,支持的格式包括 JSON 和 RDM 自定义格式。这对于从旧系统迁移数据、进行数据填充测试等非常实用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目前导入功能主要以“键值数据”层级为主,并不直接操作底层 RDB 或 AOF 文件,这在使用上更加安全。

性能监控与调优

虽然 RDM 不是专门的 Redis 性能监控工具,但它提供了基本的实例状态查看功能。用户可以查看当前连接的 Redis 服务器信息,包括版本号、内存使用、连接数、命中率、持久化配置等。

此外,还可以通过 INFO 命令面板快速获取运行时状态信息,对于开发者定位缓存命中问题、内存泄漏等有重要参考意义。

安全与权限控制

在安全方面,RDM 支持配置 Redis 密码、SSL 加密连接和 SSH 隧道代理。在多人协作时,可通过配置不同连接参数限制访问权限,避免直接暴露核心数据库。此外,它的连接配置文件支持加密存储,有效防止敏感信息泄露。

如果 Redis 本身启用了 ACL(访问控制列表),RDM 也能够配合使用,显示权限受限的提示信息,帮助管理员更好地管理数据访问权限。

安装与配置

Redis Desktop Manager(RDM)作为一款跨平台的桌面应用程序,支持在 Windows、macOS 和大多数主流 Linux 发行版上运行。它提供图形化安装包,也可以通过源码编译安装,适用于不同用户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系统需求。本节将从安装方式、初始配置到常见问题解决方法,系统地介绍如何正确部署和使用 Redis Desktop Manager。

支持平台及版本

RDM 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Windows:兼容 Windows 10 及以上版本,推荐使用官方安装包(.exe 格式);
  • macOS:支持 macOS 10.14 及以上,提供 .dmg 安装镜像;
  • Linux:支持 Ubuntu、Debian、Fedora、Arch 等发行版,提供 AppImage 可执行包或源码编译安装方式。

此外,RDM 对应不同版本的 Redis 服务端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,基本可正常连接 Redis 2.8 至最新版本的 Redis 7.x 实例,包括单机、主从、哨兵模式和部分集群功能(但不建议用于大规模集群管理)。

下载与安装

Windows 系统

  1. 访问 RDM 官方网站:https://redisdesktop.com
  2. 下载最新版 Windows 安装包(注意区分免费版与专业版);
  3. 双击安装程序,按照引导完成安装;
  4. 安装完成后,可从开始菜单或桌面快捷方式启动应用。

部分旧版本可通过 GitHub 项目页面下载,如需使用早期社区版本(如 0.9.x),可以在开源社区中查找维护版本。

macOS 系统

  1. 下载 .dmg 镜像文件;
  2. 双击打开镜像,将图标拖动至「应用程序」文件夹;
  3. 首次启动时,如提示“无法打开未验证开发者的应用”,可在「系统偏好设置 > 安全性与隐私」中允许运行。

macOS 用户如果希望使用 Homebrew 方式安装 RDM,可以尝试非官方维护的 cask,但建议优先使用官网安装包以获得最佳支持。

Linux 系统

Linux 用户可以选择两种方式安装:

  • 使用 AppImage:下载 .AppImage 文件,赋予执行权限后直接运行;
    chmod +x redis-desktop-manager-x86_64.AppImage
    ./redis-desktop-manager-x86_64.AppImage
    
  • 源码编译安装(适用于高级用户):
    1. 克隆 RDM GitHub 仓库;
    2. 安装 Qt 开发环境;
    3. 运行构建脚本进行编译;
    4. 运行可执行文件启动应用。

如果使用的是较小众的发行版,AppImage 是最为简便的选择,因为它无需依赖系统中已安装的 Qt 库或其他组件。

初始配置流程

安装完成后,首次启动 RDM 时,用户需要添加 Redis 连接信息。步骤如下:

  1. 点击左上角的 “New Connection” 或 “+” 图标;
  2. 在弹出窗口中填写连接参数,包括:
    • Name:自定义连接名称(如:生产环境Redis);
    • Host:Redis 实例地址(本地为 127.0.0.1);
    • Port:端口号(默认 6379);
    • Password:如 Redis 设置了密码则需填写;
    • Database Index:选择默认数据库(如 0);
    • Use SSH Tunnel:如需通过跳板机访问 Redis,可配置 SSH 隧道;
    • Use SSL:如 Redis 设置了 TLS 加密,可启用该选项。
  3. 测试连接:点击 “Test Connection” 验证连接是否成功;
  4. 保存设置后,即可通过主界面浏览数据、执行命令。

高级连接配置说明

对于一些企业用户或部署在云端的 Redis 实例,通常涉及更多复杂连接设置,RDM 也提供了较完整的支持:

  • SSH 代理支持:填写 SSH 主机、端口、用户名及密钥路径或密码,即可通过内网安全访问 Redis;
  • SSL / TLS 加密连接:支持自签名证书和 CA 验证;
  • 连接超时与重连机制:允许设置超时时间及是否自动重连;
  • 保存连接历史与导出配置:连接信息可本地加密保存,也可导出为 JSON 配置文件备份或迁移。

这些功能对运维或多环境管理人员尤为重要,既能提升连接安全性,也方便团队协作共享配置。

常见安装与配置问题

以下是一些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:

连接失败

  • 提示“Connection Refused”:确认 Redis 服务是否启动,端口是否开放;
  • 提示“Authentication Required”:检查是否正确输入 Redis 密码;
  • 通过 SSH 连接失败:确保 SSH 私钥路径正确,密钥权限设置为 600,防火墙未阻止端口访问;
  • 使用 TLS 报错:确认 Redis 配置中已启用 TLS,且客户端证书设置正确。

界面字体显示异常

部分 Linux 桌面环境下,字体可能偏小或显示不清晰。建议手动调整 RDM 的字体设置,或通过系统 Qt 配置工具统一调整字体 DPI。

数据显示不完整

对于含有二进制内容或超长字符串的 key,RDM 默认不显示全部内容。可在设置中调整数据预览限制,或通过命令行终端完整输出查看。

更新提示失效

由于部分版本分为开源社区版与商业增强版,不同版本的自动更新机制可能不可用。建议手动前往官网下载更新,或订阅官方发布日志。

使用教程

Redis Desktop Manager(RDM)主打“可视化操作”,但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图形界面工具,而是一个功能丰富、支持多种复杂场景的 Redis 管理助手。本节将基于真实工作流程,结合具体操作步骤,带你全面了解如何使用 RDM 管理 Redis 数据。

新建连接与连接管理

打开 RDM 后,首先看到的是连接管理界面。通常情况下,你需要为每一个 Redis 实例建立一个新的连接配置。点击左上角的 “New Connection” 按钮或 “+” 图标,会弹出配置窗口。

基本连接步骤如下:

  1. 填写连接名称(任意自定义,如“开发环境 Redis”);
  2. 主机地址填写 Redis 所在服务器的 IP 或主机名;
  3. 端口号默认是 6379,如果 Redis 改了端口,需同步修改;
  4. 如 Redis 设置了密码,勾选 “Use Authentication” 并输入密码;
  5. 如果要连接的 Redis 在远程服务器上,建议启用 SSH Tunnel,输入远程服务器的 IP、用户名、私钥路径或密码;
  6. 点击 “Test Connection” 检查连接是否成功;
  7. 成功后保存,即可在左侧面板中看到新建的连接实例。

你可以为每个连接配置不同的图标、颜色和分组标签,便于多个连接之间的快速识别。例如开发用蓝色、生产用红色,避免误操作。

浏览和操作数据库

Redis 默认有 16 个逻辑数据库,编号从 0 到 15。在 RDM 中,每个数据库都被列在连接树中,你可以点击任意一个数据库节点展开查看其中的所有 key。

浏览数据的关键功能包括:

  • Key 列表视图:可按 key 名称、类型、TTL 筛选;
  • 搜索框:支持模糊搜索和通配符(如 user:*);
  • 排序与分页:当 key 数量较多时,支持按名称排序和翻页浏览。

点击任意一个 key,会打开数据详情窗口,展示该 key 的数据内容和元信息(类型、大小、TTL 等)。根据数据类型不同,详情视图会自动适配:

  • string 类型:直接显示字符串,可编辑;
  • list 类型:按 index 展示所有元素,支持增删改;
  • set 类型:展示所有元素,支持搜索和添加删除;
  • zset 类型:展示元素及其分数(score),支持排序和编辑;
  • hash 类型:以字段-值形式展示,可逐条修改和删除。

每个视图下方都提供“新增”、“保存”、“删除”等按钮,支持对 key 和数据项的直接操作。

添加与修改键值

在日常开发或调试中,经常需要手动添加缓存数据用于模拟场景。RDM 提供了一个统一的 “Add New Key” 界面,支持所有 Redis 基础数据类型的新增操作。

操作步骤如下:

  1. 右键点击目标数据库,选择 “Add New Key”
  2. 选择 key 的数据类型(如 string、list 等);
  3. 填写 key 名称和初始值;
  4. 设定 TTL(过期时间),支持永久有效或按秒计时;
  5. 点击 “Save” 即可写入 Redis。

对于已有 key,进入详情页后也可随时修改数据内容,点击保存即可立即生效,不需要重新运行命令。

删除键值或清空数据库

  • 单个 key 删除:在 key 列表或详情页点击右键,选择“Delete”;
  • 批量删除:多选 key 后点击批量操作按钮;
  • 清空整个数据库:右键点击数据库节点,选择 “Flush Database”,此操作不可恢复,请谨慎使用。

RDM 通常会对高风险操作弹出确认提示,防止误删。

TTL 操作与数据过期控制

TTL(Time to Live)是 Redis 管理缓存策略的重要机制。RDM 为每个 key 提供 TTL 值的直观查看和设置入口:

  • 查看:在 key 的右侧或详情页中查看当前剩余生存时间;
  • 修改:点击 TTL 值后可输入新的秒数;
  • 移除 TTL:设置为永久有效;
  • 添加 TTL:对未设置过期的 key 可手动添加 TTL。

例如,你希望一个测试数据 5 分钟后自动清除,可设置 TTL 为 300 秒,即可验证相关业务逻辑。

使用内置命令行终端

有些高级 Redis 操作仍需依赖命令行,例如执行脚本、查看慢查询日志等。RDM 内置了一个命令行终端窗口,位于界面右上角的工具栏中(或点击“Tools > Open Terminal”)。

该终端支持完整的 Redis 命令语法,并具有历史记录、结果格式化显示功能。你可以输入命令如:

INFO memory
KEYS session:*
DEL user:1001

命令结果会自动解析为表格或文本格式,适合快速诊断和手动修复问题。

快捷键与效率提升技巧

RDM 提供若干快捷键以加快操作速度:

  • Ctrl + F:聚焦搜索框;
  • Ctrl + N:添加新 key;
  • Delete:删除当前选中的 key;
  • F5:刷新 key 列表;
  • Ctrl + T:新建连接标签页。

你还可以在设置中自定义字体、默认分页数量、连接超时时间等参数,优化你的操作体验。

相关资源